持续做大票根经济蛋糕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作为传统消费旺季,多地积极“上新”多元消费场景,并推出消费补贴,打出提振消费“组合拳”。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2万场,包括300多场大型灯光秀和500多场非遗展示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以“票根经济”延伸消费链条,成为多地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据9月26日《证券日报》报道)。
所谓票根经济,即消费者凭借交通出行、文旅活动等场景的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享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从而形成消费链的延伸,刺激更多消费行为产生的一种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还推动了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的转型。
演唱会门票抵火锅店代金券,景区门票换奶茶,凭地铁票根在商场抽盲盒……时下,各地兴起一种名为票根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如今年双节期间,成都将大力开展“跟着赛事游成都”“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配套活动,策划推出市民游客及其随行亲友持参赛或观赛凭证享餐饮、酒店、景区、文博消费优惠等措施,为“一人比赛、全家出游”“一日观赛、多日停留”提供便利。
以“票根”为依托,放大“票根+”效应,拉动消费增长,从小小一张票根发端,实现多方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票根赋予了消费额外价值,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消费的实惠,从而提升了消费意愿。对于商家来说,票根经济有助于拓展客源。作为融合消费的一个典型场景,其成功的核心在于通过门票可以把潜在的消费人群精准地识别出来,联动出一系列餐饮、娱乐、购物等组合消费场景,再配套相应的优质供给,进而形成撬动消费的效应。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票根经济为消费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持续放大票根经济功效,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一方面,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文旅、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权责,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票根经济,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合作机制,让参与票根经济的商家加强沟通与协作,鼓励经营者开发更多与票根相关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并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目标客户群体,制定合理的合作方案,实现互利共赢。
不言而喻,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单一产品或服务,而是追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体验。而票根经济正是通过跨界合作,将原本孤立的产品或服务串联起来,进而产生“1+1>2”效应。如今年国庆期间,辽宁本溪依托山水生态优势,将针对外地球迷推出“赛事票根换景区门票”福利,凭票根即可免费畅游关门山、五女山两大景区,并免费体验本溪地质博物馆的“火山岩科普”项目。该模式不仅为当地景区注入了新鲜客流,更有效撬动了消费潜力,实现了体育赛事与文旅经济的双向赋能。
票根经济,之所以能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关键在于其精准地抓住了消费市场的脉搏,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体验升级的同时,也为商家拓展了客源,增加了品牌知名度,形成消费闭环。这种新玩法,相当于把用完即弃的票根变为串联吃喝玩乐的凭证。票根经济的本质是联动经济,能打破文体、娱乐、交通、商圈等不同领域间的“结界”,让不同领域的消费资源得以流动与共享,从而创造出新的消费增长点。(吴学安)
责任编辑:温馨宁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9-26/1420387070.html
编辑:萧培 审编:范伟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