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金融助力贵州非遗企业发展 “邮”信心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贵州省分行(简称“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通过构建信贷支持、产业链整合、数字化赋能等,创新金融举措,助力贵州非遗企业发展。

长期以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产业以家庭作坊为主,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规模受限、品牌影响力薄弱等困境。针对这一现状,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组成专项服务团队,开展“金融赋能非遗”行动,深入绣娘工坊、企业车间,开展“一对一”需求调研。

调研中发现,原料采购周期长、订单履约资金压力大、技艺传承投入不足等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为此,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小额信用贷款”组合方案,并联动政府贴息政策,为非遗企业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我们会持续关注客户资金需求情况,客户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非遗传承贡献邮储力量。”邮储银行三都县支行信贷经理官安航说,“通过定制化信贷服务、政策扶持与产业联动,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得知返乡创业的绣娘潘懈急需启动资金后,邮储银行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发放了首笔1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这笔资金帮助潘懈购置设备、扩大生产,让她从家庭作坊走向规模化经营。

在兴义市贵州晶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工厂里,一件件精美的民族服饰逐渐成型。企业负责人聂声琼介绍,最初只有几个绣娘跟着她干,订单少、资金紧,她常常自己垫钱采购布料。

“要完成订单就需要采购大量高品质的布、丝线和银饰配件,前期要投入不少资金。”聂声琼说,从承接本地小批量的民族服饰定制,到逐渐接到更多的订单,流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

就在她一筹莫展时,邮储银行黔西南州分行了解到企业困境,迅速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简化审批流程,仅用一周时间就为企业发放200万元信贷资金。拿到资金后,聂声琼第一时间采购原材料,去年企业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正带着匠人们赶制新订单。邮储银行赤水市支行走访时了解到,企业签了下半年的重要订单,面临流动资金周转压力。于是,邮储银行迅速响应,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信贷流程、缩短服务链条,用最短的时间为公司授信500万元纯信用贷款。

“订单需要先行垫资,产学研项目也在洽谈中,得益于邮储的支持,企业扩张底气十足。”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说,“有了这笔资金支持,不仅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http://www.chinaso.com/pd/focus_detail/20250929/3928641_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范伟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