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以金融“活水”润“三农”沃土

彩云之南,多民族共居共荣,万物共生、生机盎然。在这片绵延39.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之上,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云南省分行”)深耕“三农”数十载,紧扣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及生态宜居乡村打造,以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

截至2025年7月末,农行云南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4046.41亿元,年均增速11.85%,全国农行系统持续领先。涉农贷款余额1768.56亿元,年均增速15.08%。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贷款实现“三个整千亿关口”跨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系统内首家突破1000亿元大关。

在2020年至2024年监管部门对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情况考核评估中,农行云南省分行连续五年评价优秀;总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专项评价连续两年获系统“第一”。

金融“活水”汩汩流淌,浇灌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1】农行助力怒江学校建设。农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农行助力怒江学校建设。农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聚民心 持续夯实“务农”基础

夏末秋初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青山如黛、团结和谐,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这里曾长期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怒江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2024年,农行云南省分行在怒江打造全国系统首个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金融示范区,精准推进5方面20条措施落地实施。

一年多来,银行和地方政府心连心、手挽手,积极做好“山”“水”文章,交出亮眼“四个100%”答卷:农行在怒江州当年新增可贷资金100%用于当地;存量贷存比持续不低于100%;整村推进农户贷款100%覆盖少数民族聚居村和边境村;线下惠农通服务点和线上移动金融服务实现行政村100%覆盖。

截至7月末,农行怒江分行农户贷款余额8.99亿元,惠及怒江州25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和79个边境村。助力怒江之变,是农行云南省分行强化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的生动缩影。在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上,农行人同心协力,脚踩厚实沃土,扬帆起航。

该行围绕县域公共服务、供排水供电、医院学校养老等重点领域,依托云南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自身乡村振兴项目库,深入实施“一支行一项目”,精准对接城镇化项目。截至今年7月末,乡村建设贷款余额达1595.54亿元,年均增速7.11%。

同时,农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探索,自2010年开展服务点的建设运营。至2025年7月,全省农行共建成服务点8454个,为周边群众提供助农取款、两险缴费、服务预约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对农村地区乡镇、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100%、52.01%。累计在全省开设“特色文化网点”11个,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出“双语”服务,推动营业网点和服务下沉乡镇。

2025年以来,服务点累计服务周边群众978.5万人次,服务成效显著。4台移动金融服务车累计开展下乡服务165次,服务乡镇61个,办理业务5957笔。

以“智”赋能,农行云南省分行以创新驱动构建乡村振兴智慧生态。五年来,累计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活动1540余场,覆盖群众11万人次;推出“农银惠农云”数字乡村平台,面向县乡两级政府、村“两委”及各类涉农主体,提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一揽子数字化管理工具,全方位赋能乡村治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晋宁鲜花。农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晋宁鲜花。农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提信心 金融“活水”惠产业

“亚洲花都”昆明处处鲜花绽放,花卉产业前景广阔。一朵云花,香飘世界。

张良是晋宁昆阳一家花卉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从业已20年。2019年,因改造基础设施亟需资金,他得到农行支持,一笔15万元的“惠农e贷”当天即发放到位。

随着合作社种植基地持续扩展,农行对其信贷支持力度同步提升,从15万元、100万元增至400多万元,助力花卉产业持续升级。如今,合作社已构建起从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163户社员种植2000余亩鲜花,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还带动周边千余人就近就业。

醇厚云茶、芬芳云花、绿色云菜、甜蜜云果、香醇云咖……在农行金融“活水”的浇灌下,云南省“1+10+3”高原特色产业活力迸发。农行云南省分行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粮食加工等领域重点发力,深入推进“一产业一头部”“一产业一方案”,做实产业链信贷支持,因地制宜推出特色贷款产品。

一方面,创新“金种贷”“粮农e贷”等产品,支持楚雄州元谋县、曲靖市陆良县等7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截至7月末,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151亿元,年平均增速51.08%。

另一方面,该行开展全省73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全覆盖走访,创新“花企贷”“咖啡贷”“茶贷”“蓝莓贷”等全产业链产品,填补行业空白。截至7月末,乡村产业贷款余额758.83亿元,支持咖啡客户1.25万户、贷款余额29亿元,花卉产业贷款13亿元。

文旅产业同样获得强力支撑。该行推出“彝绣贷”“云咖贷”等定制化产品,支持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等重大文旅项目,创新“数字旅游”场景覆盖文山普者黑、西双版纳告庄等地。截至7月末,文旅产业贷款余额278.7亿元,年均增速15.57%。

农行各支行的员工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开展农户信息建档,送“贷”入户。农行云南省分行推出“整村推进”等批量授信模式,出台“蔗农贷”等专项服务方案,让金融“活水”润泽产业发展。

截至7月末,农行云南省分行农户贷款余额878.88亿元,年均增速17.59%,实现贷款余额较2022年增长2.5倍。农户信息建档总户数90.72万户,较年初增加6.07万户,实现农户信息建档总户数排名农行系统第一,增量户数排名系统第三。

另外,该行通过线上“农银商城”和线下消费帮扶专场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消费支农行动,累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特产品金额超5亿元。

【3】农行贷款助力昭通的小肉串企业发展。人民网-尹馨摄

农行贷款助力昭通小肉串企业发展。人民网 尹馨摄

守初心 人才“扎根”云岭大地

驻村干部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2015年至今,农行威信县支行的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志春已经在威信县扎西镇龙里村驻扎了11年,早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从驻村队员,变成驻村第一书记,前两年又“退居二线”做驻村队员,王志春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一方面充分参与修复基础设施、动员外出务工、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还协助当地加强村党组织的建设、调解村民矛盾、宣传反诈知识等。农行昭通分行通过协调政府、相关企业和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帮助村里解决基础设施、饮水、产业、医疗等一个个“难题”。

五年来,农行云南省分行凝聚全行力量,强化内外合作,形成强大帮扶合力。累计派驻“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队员525名,帮扶147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74万元。通过“金融人才驻县帮镇”行动,累计向重点帮扶县选派乡村振兴帮扶干部74人,捐赠资金888万元。这些驻村干部,成为农行便民金融服务的“排头兵”。

截至2025年7月末,农行云南省分行累计选派610名优秀金融人才赴地方政府挂职“金融副县长/副局长/副镇长/助理”、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实现了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全覆盖,覆盖全省16个州市、97个县区、183个乡镇街道。

农行威信县支行打造红色网点。人民网 尹馨摄

农行威信县支行打造红色网点。人民网 尹馨摄

惟其崇山峻岭,方显跋涉之坚;惟其躬身耕耘,弥足赤子之心。金融服务的暖流,正穿透群山阻隔,滋养着云岭大地。未来,农行云南省分行将继续深化“三农”服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http://yn.people.com.cn/n2/2025/0821/c378439-41328346.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审核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