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竞逐科技赛道,金融如何出新

竞逐科技赛道,金融如何出新_fororder_8963009_huanghn_1760594201446_b

东盟国家代表实地考察润建股份有限公司五象云谷智算中心。(自治区科技厅供图)

竞逐科技赛道,金融如何出新_fororder_8963012_huanghn_1760609482008_b

北海市一家企业在金融支持下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载体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供图)

竞逐科技赛道,金融如何出新_fororder_8963018_huanghn_1760594081384_b

南宁初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员工在工作中。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孟振兴/摄

竞逐科技赛道,金融如何出新_fororder_8967433_huanghn_1760688906406_view_b

多家广西金融机构已在南A中心设立服务站,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金融服务。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才能真正释放出强大的经济新动能。金融资本正是支撑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

广西科技创新劲头如何?金融业如何突破传统信贷逻辑、打通融资阻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系统性成长支持?近期,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深入全区各地产业一线探访,看广西金融业如何书写好“科技金融”答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关键领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增强创新研发底气 逐浪未来产业蓝海

眼下,科技创新领域最火的话题莫过于人工智能。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展上,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曲尺生态运营体系、曲尺行业大模型、东盟应用智能体等AI前沿技术,累计吸引观展嘉宾数千人次。

广西确立的“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人工智能发展路径,驱动越来越多广西人工智能企业“走出去”。作为先行者,润建股份已率先出海,在东盟国家合作建设智慧园区。

企业抢滩境外市场,要面临对外投资、跨境融资、结算汇兑等棘手问题。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创新推出“离岸直贷/境外贷款+外汇套保/小币种汇兑+数字货币桥”等汇、兑、融一体化服务方案。

“从便利跨境结算,到提高汇兑效率,再到扩大融资来源,交行为我们提供了跨境结算融资新模式。”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黄宇告诉记者,这套方案无需通过美元汇价折算,成本更低、风险更小、效率更高,离岸贷款也帮助公司解决了境外融资难、贵、慢的痛点。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何用金融活水解科技型企业近渴?

记者走进位于南宁的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看到,在运行指示灯的明灭闪烁中,智算集群将超5000PFlops的算力输送到东盟各国,为当地人工智能项目提供强大支撑。“得益于广西金融机构设在中心的金融服务站提供的资金支持,我们AI教育系统成功进入越南近百所学校。”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不少广西科技型企业负责人都有这样共同的感受:“科技创新这个第一生产力,吸金能力越来越强。”

他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国家和地方接连出台的各项政策保障和金融资源倾斜。

8月21日,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发布《支持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计划未来五年提供300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

10月11日,广西召开金融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立足“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差异化发展路径,构建相适应的综合金融体系。

广西先后出台《广西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西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在区级层面建立起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强化“股贷债保租”联动金融服务。

信贷是大部分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广西用好央行低成本资金,推动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182亿元;实施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1—8月累计支持科创企业91.58亿元。

广西银行保险机构纷纷在科技资源集聚地区设立科技支行、保险科技支公司等特色专营机构,从资源配置、信贷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更精准高效地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如今,遍布全区14个设区市的80余家科技支行,超170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成为服务广西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政策引导下,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涌入科技创新领域。

截至2025年8月末,广西科技贷款余额6829.80亿元,同比增长11.65%,高于各项贷款6.7个百分点。2025年1—8月,“桂信融”平台累计服务63家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融资42.29亿元。

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机构已为润建股份、迈越科技等超百家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贷款余额超80亿元。

2 解决科创融资痛点 打通一条资金路

传统信贷授信模式与科技型企业“小、散、专”和“短、快、急”的融资需求特点不完全适应,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点之一。

而且,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特征,面对赛道多、链条长、不确定性高的科技型企业,商业银行如何看得见、看得懂、看得准客户,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一场金融服务理念和模式的重构在银行业内掀起。

柳州,广西易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器、汽车空调散热器经过质量检测后,陆续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年公司能把握好发展机会,全靠科技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易德科技董事长王光意感慨。

与大多数快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样,这家专注于液态热管系统研发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曾经历“成长的烦恼”——订单接踵而至,可公司自有资产无法满足抵押贷款要求,流动资金短缺。

中国农业银行广西柳州柳北支行了解到易德科技的困难后,委托第三方公司对企业两项核心专利价值进行评估,采用专利权质押作为核心担保方式,打破传统依赖固定资产抵押方式的局限,仅用5个工作日便完成一笔专利质押贷款的审批与投放。

“帮助科技型企业凭‘技’融资是农行努力的方向。”农行柳北支行副行长梁福成说,在制度设计得当的条件下,技术专利完全能够成为比厂房设备更具价值的“硬通货”。

多家商业银行在完善差异化科技金融服务中引入科技手段,简化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让“知产”快速变“资产”。

在北海,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创新采用“技术流+碳减排”双维评价体系,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环保升级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目前已完成项目授信2.32亿元并投放首笔贷款1850万元。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战略客户部战略客户科科长刘英琴介绍,“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从发明专利、科研团队、技术优势等15个维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精准画像”,有效解决企业无法提供足值抵押物的难题,自“技术流”上线以来,全行累计办理相关融资超193亿元。

企业要贷款,并非只能找银行。广西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分险、中介”作用,撬动金融资源为科技型企业“输血赋能”。

今年3月,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通过广西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获得500万元贷款担保,享受0.8%的优惠年担保费率,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解决了公司在维修屏板块中的资金需求。有了金融的托举,这只从南京飞到南宁的“金凤凰”,将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在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替代和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领域振翅高飞。

3 破解融资渠道单一 构建一个生态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的硬科技赛道上,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金融产品,而是一整套“相信未来、参与成长”的服务机制。

科技型企业普遍需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相应金融服务需求也有所不同。金融服务能否“接得住”,极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转化效率和发展后劲。

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是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今年5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方面提出举措,为科技金融制度安排和工具创新指明方向。

在广西,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包含撮合、投行、信贷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性金融服务,已成为不少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的“标配”。

从初创期500万元授信的雪中送炭,到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后提供2亿元专属额度,桂林恒保健康防护有限公司的成长路上,始终有中信银行南宁分行这个好伙伴。

中信银行南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面向科技型企业创新推出“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综合方案,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定制“研发贷”“人才贷”等专属产品,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通过“科技信用贷+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模式帮助23家初创企业获得首贷,在柳州智能制造产业园以“设备融资租赁+研发费用融资”组合措施,支持一家机器人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9月19日,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资本对接会举行,招商银行南宁分行正式推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依托全国服务网络、多元投资人库及数字化平台,精准对接资本与人工智能产业需求。招商银行南宁分行深度构建企业生态朋友圈,打造“基金+园区+产业”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形成“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融合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让科技金融真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

自今年2月广西政府投资基金大会召开以来,广西人工智能领域基金集群加速形成。目前广西已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产业集聚。

“我区将发挥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母基金资源整合能力,加快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设立子基金,争取用2年左右时间构建总规模不低于5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集群。”自治区财政厅相关负责人透露。

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将立足面向东盟的优势,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以服务好中国企业出海东盟为重点,探索开展金融支持人工智能政策先行先试,抓好一批金融支持的AI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区域企业培育,打造一支专业“AI+金融”人才队伍,打造面向东盟的“AI+金融”融合发展特色品牌。

以金融为翼,追逐科技创新之光。当越来越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蓝海,必将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https://gx.cri.cn/n/20251020/900e8d86-4b5d-76f6-2af4-1afee7be7027.html

编辑:萧培  审编:范伟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