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 正文

云南深化东亚地区新能源合作

云南已引进裕能新能源等一批龙头企业。记者 王俊星 摄

11月11日,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在昆举办,有关部门、业内专家等齐聚一堂,推动各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更多创新合作成果转化落地。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持续打造绿色能源强省发展战略,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

全省新能源装机超6800万千瓦

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成果显著。能源产业作为云南省第一支柱产业,新能源装机超6800万千瓦,其中“十四五”新增5500万千瓦,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能源。云南省先后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支持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在光伏方面,全省形成“1+4+4”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隆基、通威、晶科、晶澳、宇泽等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并不断扩能,硅光伏产业发展提速。谋划以“资源+产业+消纳”三位一体模式,构建国家级光伏产业高地。多措并举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加快云南省硅光伏绿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硅材料绿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开展硅光伏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

氢能方面,云南在电解水制氢、储运、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基础材料、示范应用等产业链方面均有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绿氢”试点示范,引进全国首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储能方面,与新型储能紧密相关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本涵盖新型储能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和应用整个环节,已构建较为完善的新型储能产业链。目前,云南已引进德方纳米、裕能新能源、杉杉科技、亿纬锂能等一批龙头企业,以昆明、曲靖、玉溪为重点,大理、昭通、保山、楚雄、红河等互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聚焦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支持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累计支持省财政科技经费超1.5亿元。

此外,全省大力支持平台建设和人才发展,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先后支持建立了“云南贵金属实验室”“云南先进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的创新联合体。通过选拔新能源相关领域“两类”人才、科技副总、专家人才产业服务团服务等方式,发挥人才在新能源领域的支撑作用,以产业集聚人才,打造新能源产业领域人才体系。

合作共谋新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对能源的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主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人工智能等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全省将从共建区域新能源创新合作网络、共设联合研发攻关项目、共促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共育绿色低碳发展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深化东亚地区新能源科技创新合作。

具体来看,将依托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秘书处,组建东亚峰会新能源科技合作联盟,定期举办技术研讨会,推动建立区域新能源技术标准互认体系,促进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试验平台共建共享,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合作效率。

在项目上,倡议聚焦高效光伏材料、先进风电技术、长时储能解决方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前沿领域,支持跨国联合实验室和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将搭建区域新能源技术转移与交易平台,促进成熟技术在成员之间高效转化。支持企业在区域内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优化产业链布局,共同推动新能源在智慧城市、零碳园区、绿色交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示范。

此外,加强在新能源科普教育、公众宣传方面的合作,强化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为区域新能源发展储备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责编:任子薇]

https://share.gmw.cn/local/yn/2025-11/19/content_38421720.htm

编辑:萧培  审编:范伟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