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创展联合新生态教育基金会打造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
近日,合生创展集团旗下缦品牌在缦云ONE项目现场正式举行与新生态教育基金会合作共建通惠学校的签约仪式。该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其创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活动现场,新生态教育基金会发起人、原北大附中校长、现平谷农业中关村学校校长王铮,原中关村三小校长、现十一朝阳实验学校校长刘可钦,北京新生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慈航等教育专家,围绕“新生态 新教育 新未来”主题,共同探索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创新路径,深度解读通惠学校的模式创新,从而推动高质量教育样板工程落地生根。
名校长工作室助阵建设公立学校新范本
北京新生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慈航 缦云ONE项目供图
战略签约仪式上,北京新生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慈航介绍了通惠学校的定位及理念。他表示,通惠学校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管理及“名校长工作室”的指导和协同下,秉持教育改革初心,把学校发展成为与副中心定位相匹配的中国学校创新典范。
通惠学校历经两年多的筹备,以公立学校为载体,引入新生态教育基金会及企业的社会资源,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在合作模式上,通惠学校保持公立办学性质,由新生态教育基金会以王铮、刘可钦等教育专家为核心,组建“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将为学校选聘校长,培养教师,并深度参与战略规划、校园空间设计、课程开发、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工作,联动社会企业与资深教育管理者,为学校建设注入特色发展的新动能。
原北大附中校长、现平谷农业中关村学校校长王铮 缦云ONE项目供图
谈及学校创办思路时,王铮表示:“基金会旗下各个工作室的核心工作,是贯通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教学经验、活动设计,整合为丰富优质的课程,不只依靠老师个体开发和探索,而是通过聚合社会资源打造支持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产品’。研发工作的成果,不仅有利于将通惠学校快速办成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还能为更多学校提供一套可借鉴的课程资源。”
依托名校长们的办学治校能力,未来通惠学校将通过资源共享、协同研究与实践创新,真正实现理念引领、实践创新到治理升级。
打造从课堂到社会的真实闭环
刘慈航介绍,通惠学校将打造特色办学新范式,学校将以“项目制学习、能力化培养”为核心开展特色办学,组建学生项目小组,通过名师指导,提升学生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原中关村三小校长、现十一朝阳实验学校校长 刘可钦缦云ONE供图
刘可钦表示:“孩子们需要在真实世界、真实的挑战当中提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世界的组成不是按学科划分的,而是由一个一个发展的问题和挑战构成的,未来学生发展需要的是基于真实任务的学习。”
在资源整合与协同育人层面,通惠学校将创新性地与基金会旗下科学教育、家校共育、多语言学习、体教融合、艺术教育等多项工作室联动,通过家长共创等机制,推进学校课程与社区生活、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此外,通惠学校还将同步创建“云端学校”,学生可以自主修习项目制课程,形成多校共享、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全时域学习链。
通惠学校不但积极构建校际协作平台,还将在硬件设施方面定期面向学生开放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场馆。这种“空间开放+内容共建+家庭纽带”的协同模式,让教育突破校园围墙,形成社会资源深度链接的未来教育新范式。
教育标杆的“生态”赋能
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通惠学校是合生缦品牌与北京新生态教育基金会双方价值观共识的成果,也是助力副中心教育升维的重要配套。通惠学校的建设,体现了合生创展在教育配套上的投入,将为业主带来可量化的生活体验提升。
缦云ONE效果图 缦云ONE项目供图
作为合生缦品牌“配套先行”开发理念的标杆项目,缦云ONE以百万平方米国际住区为圆心,规划了约2平方公里的蓝图,努力完成优质教育资源这一重要拼图。
在现场,参与活动的缦云ONE业主纷纷表示对学校的落成充满期待。从“社区服务”到“社会价值”,合生创展通过教育构建了国际住区蓝图的闭环。此次合生缦品牌与北京新生态教育基金会的战略合作,推动了教育模式的转型,托举起家庭和孩子的未来。正如合生创展相关负责人所说,合生缦品牌的价值,在于构建房子之外的多元资源磁场。这也是合生缦品牌在合生创展精品战略背景下,不断整合资源、践行“长期主义”的最佳注解。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582970
编辑:萧培 审编:益审核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