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奇门学者徐才均先生在昆明举办文化公益讲座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复兴、矢志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浪潮下,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民共识与行动自觉。2025年9月6日至7日,由不争书画院与中国大师网联合举办的第16期文化公益大讲堂在昆明成功举办,奇门学者徐才均先生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为近80名传统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关于奇门遁甲的文化盛宴。不争书画院创始人、中国大师网执行总编薛波涛先生出席活动。

徐才均老师是奇门遁甲学术的受益者与践行者。因自身从这门学问中深受启迪、收获成长,他便怀揣着热忱与担当,立志将奇门遁甲这一圣贤智慧的绝学传递给更多人。本次大讲堂以“顺应全球大势,传承万古绝学”为主题,这与国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徐才均先生作为深耕奇门遁甲领域的学者,已是第二次登上该文化公益大讲堂的讲台。在两天的讲座中,他系统阐释学习奇门遁甲的重要意义,剖析其基本定义、原理及应用方法,引领学员探寻这一古老智慧的奥秘。

深入浅出:奇门遁甲的智慧启迪

奇门遁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视为神秘难窥的学问。但在徐才均先生的讲解下,它变得生动易懂且贴近现实。讲座伊始,徐才均先生便着重强调,学好奇门遁甲需正心正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成后要回报国家与社会,这正是对国家所倡导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的践行。随后,他从十天干、十二地支等基础概念切入,深入解读八门、八神、八卦、九星的符号与象意,还现场教授排奇门盘及根据环境调整自身的方法,向学员传递“奇门遁甲是研究天地人和谐相处学问”的认知,助力大家理解自然规律、把握时机以作出明智决策。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领会,徐才均先生采用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讲学风格和深入浅出的阐释,让复杂艰深的奇门理论变得易于理解,课堂上不时传出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现场解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现场解盘环节是本次讲座的一大亮点。两天里,徐才均先生为40余名学员进行现场解盘,除个别学员因出生年月日时分不准确导致无法精确解读外,其余均准确到位,令全体学员惊叹不已。

一位企业家学员感慨:“徐老师借助奇门盘分析公司问题并给出建议,彰显了古老智慧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这一环节不仅展现了奇门遁甲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其深邃与精妙。不少学员因亲眼见证其准确性,对古圣先贤的智慧生出更深敬畏。

传承经典:公益大讲堂的文化使命

不争书画院与中国大师网联合打造的文化公益大讲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6期,成为学术界的文化名片,在文化界形成了较大影响。

该讲堂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所有课程纯公益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从第15期开始,课程内容与规模大幅提升,升级为“文化公益大讲堂”。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小说、音乐、舞蹈、表演、礼仪、演讲、摄影、中医、养生、茶学、武术、非遗、营销、棋牌、审美、收藏鉴定、文物修复、易学术数、奇门遁甲等多个领域,每期邀请文化界知名专家学者免费授课。

薛波涛先生在活动中指出:“我们举办文化公益大讲堂的初衷就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徐才均先生是造诣深厚的奇门学者,若有更多人跟他学习奇门遁甲,每个学员再去帮助更多人,将为国家凝聚难以想象的力量,推广、宣传和传承奇门遁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

反响热烈: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本次讲座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不少人表示,两天的学习打破了他们对奇门遁甲的误解与偏见。

一位退休教师坦言:“以前认为奇门遁甲玄之又玄,经徐老师讲解才明白它是富有逻辑性、蕴含古人对自然和社会深刻观察的学问。”

讲座结束后,部分学员希望长期跟随徐才均先生系统学习,这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强大吸引力。

徐才均先生表示,将继续与不争书画院、中国大师网紧密合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欣慰于众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认为作为文化瑰宝的奇门遁甲应被更多人了解和掌握。

同时,他将积极响应党中央2035年把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号召,围绕文化强国战略,全身心地推广奇门遁甲,助力更多人实现“觉己(修身爱己)、觉他(齐家爱国)、觉天道(爱众生敬自然)、利天下,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强大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本次活动由徐才均先生的学生林敏女士主持。她认为,举办公益讲座能让更多人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消除对奇门遁甲等学问的误解,认识到其价值和意义。

从国家文化战略的宏观维度来看,徐才均先生及文化公益大讲堂所做的,正是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与“传播”筑牢根基。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瑰宝,通过无数个“徐才均”和“文化公益大讲堂”的努力,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不仅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贡献中国文化力量。文化复兴,文化强国,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随着本次讲座圆满落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质量的传统文化公益活动开展,持续为学习、研究、宣传、推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共同绘就文化强国的壮美画卷。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941KNE20521WTQI.html?spss=dy_author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