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 正文

鄂西土店子村:“能源革命”让乡村富美成色更足

新华社武汉4月16日电(记者黎昌政)“我们用沼气发电站发酵过的沼液浇灌梨园,地越来越肥,香心梨品质也越来越好,不仅更俏销了,售价也更高了。最好的梨,家门口就可以卖到8元一斤。”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种梨大户谭显猛说。

近期,地处鄂西武陵山深处的土店子村,一片片梨园花海翻浪,四方游客纷至沓来。走进土店子村,只见谭显猛在帮一名游客拍照。他望着满园梨花,脸上漾出笑容:“到秋天采摘季,欢迎大家来品尝香心梨。”

土店子村平均海拔约1200米,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8月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土店子村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沼气发电以及智慧配电网,将这个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村落打造成“绿电村”,不仅让村子变得更环保、更美丽,也重塑村里主打产业。

  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员工在土店子村巡检沼气发电设备。新华社发(雷勇摄)

“猪-沼-果”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在这次试点中诞生的,解决兼顾土店子村生猪养殖与环境整治中的问题。

土店子村407户村民中有160户散养生猪,每年产生3840吨畜禽粪便,粪便臭气成为美丽环境的“隐痛”。为此,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实施沼气发电工程,集中建成装机容量30千瓦的沼气发电站,将养殖粪污、餐厨垃圾等污废物回收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沼渣制成有机肥对外销售,沼液稀释后回田浇灌。

黑猪养殖专业户冯彩龙感慨说:“以前我们自己处理粪污,难度大、成本高。村里沼气发电站建成后集中处理,我们的负担大大减轻了。”

冯彩龙向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他养猪1000余头,猪粪自动化处理每年节省成本4.3万元,猪舍屋顶出租安装光伏发电装置每年可获租金5000元,用光伏电又节省电费5000元,使用沼液消毒每年减少消杀费用7000元,使用沼液肥料种植牧草每年减少肥料费用3万元……整个项目每年可为养猪场降本增效9万元。

依托“猪-沼-果”循环经济模式,土店子村发展恩施黑猪4000余头、香心梨500余亩,2024年产值分别达到1530万元、80万元。

与此同时,实施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项目,土店子村构建以风能、光能为主,其他能源为辅,微电网与配电网灵活交互的清洁低碳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形成“新能源开发利用+污废物循环利用+产业带动”模式。

截至目前,土店子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871千瓦,不仅能够满足本村用电需求,还有多余电量外送。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土店子村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雷勇摄)

梨园旁,坐落着一座50米的美食街长廊,廊顶覆盖100块光伏板,廊下摆放着4套智慧桌椅。“这个桌子很特别,可以随时给手机无线充电……”到土店子村游玩的游客陈盛惊喜地发现,山旮旯里的小村子,竟然这么“潮”。

荒坡光伏、光伏长廊、屋顶光伏、微风电树……巍巍山岭、房前屋后这些清洁能源发电设施,充分利用了村里的闲置空间资源,主体结构设计精巧,颜色与各家房屋的泥墙接近,完美融入环境,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不时有游客前来拍照。

乡村旅游的活力,正持续在这个声名鹊起的山村释放。2024年,土店子村旅游业实现产值580万元。刚刚举办的梨花节,两天时间接待游客逾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过100万元。

土店子村驻村第一书记付林说,土店子村将联动周边优势文旅资源,结合低山橘、半山李、高山梨的立体特色产业,深化拓展“农文旅+研学游”产业矩阵,让村民增收,日子越过越好。

http://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99395

编辑:萧培  审编:徐豪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今日中国网”(域名ChinaTodays.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今日中国网CPU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今日中国网(ChinaTodays.CN) 电子邮件:china-gy@foxmail.com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